Home Article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传承任重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传承任重道远

Release time:2023-03-02 15:26:35 Author:sasa Reading volume:16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留存至今的文化结晶。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让传统插花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如何使传统插花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传统插花融入现代社会并助力其自身的发展和传承?要充分认识传统插花传承的价值意蕴,在传承中坚持活态传承、创新传承、教育传承、整体传承等四个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并处理好传承与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承与市场等辩证关系。
  传统插花传承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向往更舒适的物质生活,更是对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传统插花是对儒、释、道思想的极致体现,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历史人文精神,微观层面对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当传统插花的传承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走进成千上万的百姓家庭中,将会带来巨大的花材等需求,将在宏观上促进花卉、文化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传承传统插花有利于丰富个体精神生活。一方面,多彩缤纷的各类花卉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颜色对人有不同的影响,能让人冷静,也能使人受到鼓舞,振奋精神。在中医药中,花卉还具有药用价值,花香具有芳香祛秽的效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丁香花香能让人宁神静气,茉莉花的香味令人轻松,柑橘的香味使人兴奋、积极向上。另一方面,传统插花最具普遍性的价值在于调节情志,各类花卉被人们赋予了独特的寓意,比如,向日葵象征着美好、朝气、乐观,康乃馨象征着勇敢、崇敬,水仙花的寓意为美好、纯真等。此外,在《传习录》中有“南镇观花”的片段,“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可以理解为对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的一种佐证,也可以理解为人在和花的接触中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乔清举认为,“南镇观花本质上说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对人的道德要求”2。“人”对自然在道德层面承担责任,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实现“致良知”,提升个人的道德认知和思想境界。
  传承传统插花有利于带动花卉产业发展。中国地域辽阔,植物种类丰富,植物资源的利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崇尚自然、热爱植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传统插花的创作更是离不开各类花卉素材,随着传统插花传承工作的推进,必然会形成对各类花卉的需求缺口。花卉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也是“三高农业”的代表,有着高附加值的特点,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目前国内的花卉市场规模尚未被充分开发,包括花卉的种植、花卉的物流、花卉的零售和配送等。对传统插花的传承,可以有效提升国民的插花审美意识,进一步开发国内花卉消费市场,带动花卉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花卉种植农户的经济收入,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传承传统插花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实现物质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在精神文化领域形成的新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发展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尤其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创新,将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近年来,我国在非遗传承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有了较多的成功案例,例如山西陈醋,在传承老陈醋制作工艺的同时,瞄准当今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推陈出新,生产出了养生醋、美容醋等新产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传统插花中蕴含着丰富的花卉文化和艺术美学,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随着传统插花传承的普及,也将会给花卉种植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传承传统插花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文化自信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植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积淀,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非遗凝聚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成就,它既是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也是最鲜活的文明传承。传统插花作为非遗项目,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内在价值,是当代中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传统插花中蕴含着中国哲学的智慧,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到佛家的事事圆融,再到道家的万物共生,传统插花承载着中国哲学思想在物质层面的表达。在传统插花中还蕴藏着中国绘画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意境追求,从咫尺之间以小见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些深厚的思想内涵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反映,也正是当今中国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最佳名片,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动能。
  传承传统插花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之一就是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古代就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儒、释、道等思想中,和谐、共生、包容等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全程。传统插花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一直秉持求真、向善、爱美的创作理念,力图在插花赏花过程中追寻豁达超脱、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彻悟人生意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传统插花在全社会的传承,有利于将文化活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培养大众的生态意识,引导全社会的生态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使传统插花传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插花传承的基本原则
  一、活态原则

  “活态传承”是传统插花传承的核心原则。非物质文化在与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文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改变”。贺学君认为“非物质文化在与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和创新,注定了它永在变化状态。”4活态传承即是要营造最有利于非遗传承人傳承的环境,将“鱼放在活水中”。


  
I want to comment

Search

classification

Leave a message
http://www.sasahy.com/news2/index.php/
User login
You have not written any reviews yet!
You have commented!
Can only praise once!
You have a collection!